top of page

泰北行Day3~9_華文教育志工:中興中學@清萊府漂排村

在曼谷短暫的自由行與拜訪大使的行程後,我們搭著飛機前往清萊省漂排村的中興中學。

迎接我們的是,中興校長和主任開著兩台下面這樣車子(皮卡車),然後我們晃啊晃啊,經過顛頗兩側都是峭壁的黃土路、頂著酷熱的泰北太陽,來到了中興中學。


皮卡車一台載行李、一台載人,沒錯就是坐露天的後面/pc:大芳

 

服務據點與內容簡介


這是一所靠近泰緬邊界、漂排村的中興中學。

學生組成從幼稚班(也就是台灣的幼稚園)到中學三年級,而這次我們教學的對象為中一到中三班的學生,為期五天的華語文學延伸課程。


(更多內容,請期待後續文章「泰北行_華文教育的看見」)


依照校方需求,我們針對中學部國文的南一版,進行課外延伸,設計一連串讓課文裡古人活起來的課程內容,包含李白、孔子、陶淵明、胡適、歐陽脩等。並且協助校方教室重新粉刷、設計與環境美化。












 

身為一個幼稚園老師


「天降大任於斯人,必先苦其心志、勞其筋骨。」

第一天和校長報告課程內容後,校長尷尬地跟我說:「我們的幼稚園老師,要幫你們去煮晚餐,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可以幫忙去幼稚園帶班呢?」

當下的我,想都沒想,馬上答應。

五天的教學目標,暫定為複習注音符號,同時矯正學生的發音與拼音。

趁著晚上趕緊複習36個注音符號以及兒歌帶動唱,作為明天的教學內容。


隔天下午五點一到,剛走近幼稚班,馬上被震撼教育。


空氣中發出一股小孩的乳臭味(這時候我真的相信乳臭味乾這句成語)、教室內沒有華文的對話,只有驚聲尖叫與奔跑的腳步聲。

依照程度分班,幼稚班的成員組成,從幼稚園的年齡,到泰文小學四年級的都有;其中,少數民族(以阿卡族為主)佔有一定比例,大約為五成。

除了簡單詞彙「課本」、「老師」之外,學生無法以中文溝通。

中興幼稚班教室景象/pc:恩恩夥伴

如果說要我用一個句話形容這五天在幼稚班的教學,

那我會說「訓獸班無誤」。


為了教注音以及相關詞彙,我們開始拿著竹棍指著牆上的注音符號卡,按照順序地帶領學生練習,並且矯正發音(他們的子音,例如ㄓㄔㄕ ,經常帶著ㄜ的神秘尾音)。

#任務一:教會學生發言秩序

最困難的,大概是帶活動複習注音。

這活動,不是多難的團康活動,僅僅是要他們安靜、舉手回答而已。

我和我的夥伴恩恩,用了近一個小時,不下十次的嚴厲眼神和手勢,才教會幼稚班小朋友何謂「回答問題要舉手,老師點你後,才能說話」。

看著恩恩教導學生發言秩序,我在後面目瞪口呆。

面對語言無法溝通,他們沒辦法有效理解我們表達的句子,這完全是馴獸的過程也不過份,也很慶幸最後終於讓小朋友理解發言秩序到底是怎麼運作。


#任務二:教會學生上課禮儀

幼稚班的學生,上課秩序鬧哄哄我們已經不要求;然而,時不時念注音到一半,會聽見學生開始大唱歌,儘管我們叫同學到後面罰站,但是因為與語言隔閡,儘管我們嚴厲糾正他的行為,他也聽不懂。

最後,教會學生上課禮儀這件事情是否成功,還是未知。


 

關於學生


中興的學生,或許因為居住環境在山裡的緣故,對待陌生人一樣熱情且友善。

在村子裡相遇時,不論學生還是家長,甚至是路邊修路的大哥,都會對你笑著說「老師好!」。學生也時常會問老師要不要到家裡坐坐、一起包水餃、一起參與家庭活動,深深感受到整個社區網絡是緊密且溫暖的。

而我們幼稚班的孩子,對待我們這樣外來、長得也不太一樣的老師,總不吝惜表達情感,或許因為他們詞彙量不足的緣故,總對著我們喊「我愛老師」、「老師,我愛你」這樣煽情卻單純的話語。

或是,一到下課時間,我的夥伴恩恩會被一群小孩簇擁圍繞著,還會有隔壁班的超人小弟從背後熊抱,然後再由我們的女同學捍衛著,大喊「老師,快跑、快跑」。

有時候,上課到一半,班上的小男生、小女生,會舉手大叫「掰七、掰七(泰文上廁所的意思)」,其實是校園內摘野花、野草,要來送給我們(我一度懷疑我們離開後,校園內到底剩下多少野花野草)。


 

關於離別


第五天,我們上課到第三節時,心想,明天就要離別了,是該跟這群學生說明。

然而,又因為語言的障礙,我們還是得透過學校主任來表達我們明天就要離開、以後不會再回來這樣的訊息。

當下的我,僅管當了無數次的教育志工,但我還是下定決心,以後再也不要做教育相關的服務,因為這樣離別的時刻,實在太難受。

我不知道這群孩子結束課業後,會前往哪裡?而我們短暫的五天,到底有沒有辦法帶給他學習華文的動機?特別是在語言這樣不同的狀況下,我甚至沒辦法寫句鼓勵他的話語。

(更多內容,請期待後續文章「泰北行_服務的反思」)


 

想要做得更多


對於短期教育志工來說,深知自己在短短五天能夠帶給學生並不多,最多是激發學習動機、照顧原本學習低成就的孩子,以及一些零散的知識。

更多的是,我們期待能夠與當地教師有更多教學上的交流

在據點的溝通上,我不斷與校方表達針對正式課程,共同備課的想法;出團籌備時,我準備了些線上學習資源,期待能讓當地教師自我增能。

然而,實際面對當地老師,我們所面臨的困境如以下:

  1. 華校師資條件不足:泰北地區華文老師,除了少數的臺灣替代役、志工老師,以及中國的志願者外,大多為該校畢業生、或是鄰近華校的華文老師,皆非經過師範體系的師資,華文程度多為應用中文為主。校方則笑稱這是「大冬瓜帶小冬瓜」的師資結構。

  2. 自我進修動力不足:華校的老師因其薪資低,大多另有兼職,難以有時間再進行教學上的增能與準備;再者,校方沒有資源鼓勵教學認真的老師,導致進修動力不足。

  3. 當地教師改變的誘因不足:一般短期服務隊導入課程的方式,常為活潑、互動的課堂進行模式,一方面期待鼓勵學生發言與互動,另一方面能夠利用進班教師人數的優勢,有效控制班級秩序。然而,在當地的課堂中,多為填鴨式教育,一個老師面對20-30位學生,採用嚴厲的教學與執教鞭,最能符合課堂效率。因此,不同師資條件下,我們所欲推行的教學方法,並不必定適合當地。

  4. (小murmur:最實在的是,當地老師沒有什麼理由要聽我們的想法不可)

這些感受與看見,我們仍需帶回台灣研究,並且嘗試與赴泰北教育正式組織合作。

(更多內容,請期待後續文章「泰北行_服務的反思」)

127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