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Open Up Summit開源專案交流年會_開源和我什麼關係?

Updated: Dec 17, 2019

寫在文章之前

追求informed citizen的過程中,當中固然會遇到種種的資訊困難與障礙,但我們不能把問題僅僅標籤化為打擊假新聞。 就算沒有真假新聞的資訊戰,個人也未必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。—Matters內容平台創辦人 張潔平

為了成為informed citizen,這半年來跨出同溫層(或是既定人際網絡),了解不同領域關注的議題,擴大公共討論背景知識的範疇,嘗試開啟跨領域之間的對話。


關於Open Up Summit

亞太第一個由 #女性社群 發起的 #開源專案 交流年會。

著重於四個面向:開放數據、開放設計、開放願景、未來工作,以下將分享我覺得很有趣的三個面向。

關於開源(Open Source)

透過軟體專案、程式碼,甚至是設計的資源共享,可以讓工程師和設計師奠基在他人的建樹之上,進行修改與開發。


「開源就像是餅乾和做餅乾的食譜。你可以把餅乾和食譜分享給朋友及家人,如果當中有人對堅果過敏而且剛好食譜裡有堅果的話,她可以直接更改食譜裡的原料,其他人當然也可以更改食譜的內容,讓餅乾更好吃。但你大可以到店裡買現成的餅乾,只是成分就沒辦法全都知道,而且要自己做出一模一樣的餅乾也相當困難。」

資料來源:《什麼是開源?談談開源授權、歷史...》,OpenSource.com正體中文站

開放數據|為了一口乾淨的空氣——LASS

從創客科學(Maker Science)到公民科學、從創客專案公民參與,LASS (The Location Aware Sensor System),由哈爸和開源社群成員設計並建立的開源環境感測器網絡。


「在物聯網(IoT)的應用中,環境變化的即時監測成為重要領域,包含空氣品質、大地防災、公共建設監控。」——LASS官方網站:認識LASS環境感測網路系統


然而,這些系統大多由官方或是特定機構主導與建置,一般民眾沒辦法取得這些資料。

為了一口乾淨的空氣

散佈在空氣中的PM 2.5(懸浮微粒,Particulate matter),每吸入一口氣,它將進入肺中;懸浮微粒可能夾帶污染物質與重金屬,但它——只進不出。

2015年,由政府佈建的監測工具——空氣盒子 (Air Box)僅有77台。走到今天,LASS 5000多台感測器,設置在每一個中小學和台灣的角落,建立環境感測系統,並以開源的方式,讓任何人都能夠簡單建置設備,並分享搜集的數據;任何想要知道一地環境狀況的人,也都能夠透過人手一機,在地圖上看得到。


從社群開始,連結學術研究、產業、政府與教育,打造PM 2.5感測系統的生態系。

過往新聞媒體將霾害視為未知的謎,認定是特定地區吹來。然而,如今有了即時監測系統,可以得知霾害來的時間和空氣流動的走向,「一圖解千文」,從過往的各說各話,到了實際的憑據,也無法再規避污染源是從本地或是外地飄來的責任,對哈爸來說這就是「知識的力量」。

為什麼非開源不可?

當所有資料是開源的時候,你(工程師)寫輸別人就說不過去了。

哈爸相信,共享開源程式,將會加速開發的進程;此外,開放就是效率的展現,當一件事情有一個人做,可能只有一個人用,但也可能受益到百人,也會因此節省掉這些人從頭開發的時間,而能更專注地精益求精,讓開發更臻完善。

開放是永續、是效率。

過往政府軟體專案,不論做得好不好,只要廠商倒閉,那這樣軟體或是應用程式也就掛了。

然而,開源之後就有機會永續,人人有機會可以改善(commit),也能夠開枝散葉(branch),甚至在開放資料過後,很多有興趣的人就會想辦法分析數據、搞清楚數據的變化,以獲得更多知識。

LASS is Yours. 你擁有任何我有的東西,那你跟我有什麼區別?

開源社群未來哪裡去?

對於未來的發展,LASS已經蓬勃到了一定的程度。

在開源社群中有人協助製作環境教育的教材與教案,並且成為世界最大的LASS的PM2.5感測器社群,和學術單位協力推廣公民科學,以NGO進行國際交流,與產業合作,最後期待能與政府協力維護。

開放資源有市場與價格嗎?當價值做夠了,自然會有價格。

開放設計|開源設計也可以人道救援?——Ushahidi

Ushahidi做什麼?

Ushahidi是關注於人道主義的開源工具開發NPO,協助人們改善民主進程、人權、自然與人為災害等問題。

從2007-2008年間在肯亞地區選舉亂象的觀察,當地有人試圖要強迫民眾投特定票,影響選情。因次Ushahidi設計了地圖的平台,讓民眾舉報投票當日,哪裡有亂象。

在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,Ushahidi利用開源的地圖平台,讓民間單位發布當地的災情、需要的物資,進而連結援助機構和受災地區的需求。


我覺得很有趣的設計是——TenFour,一個源自於Ushahidi設計師社群,2010年遇到奈洛比恐怖攻擊事件的發想。

Ushahidi的設計師Eriol述說著恐怖攻擊當天

:「我們有一位設計師在奈洛比!!」

:「他有受到恐攻波及嗎?有人可以聯繫得到他嗎?」


當災害發生時,你會想要了解朋友是否安全,不論是透過電話、Line、臉書等等的方式,而你這位有幸躲過災害的朋友,卻躲不過回覆成千上萬訊息的慰問與關心。

因此,Ushahidi開發——TenFour,整合各種通訊工具的平台,以回報人們在危機時候的安全狀況。(和Facebook平安通報站不同是,TenFour使用者將有一個通訊錄清單,會分別顯示統計「安全」、「需要幫忙」、「尚未回覆」的人數,如果你的朋友遲遲沒有回覆,則可以透過整合平台,以各種通訊工具進行聯絡)

阿慈也參加TenFour應用在台灣颱風災害的設計工作坊(請期待下一篇)。


設計界為什麼很少開源設計?

Designers want to work on projects "for good".

設計不像打Code會有最佳解,無法將最新的設計上傳到github和舊檔進行合併,每一位設計師和每一次的版本管理將會非常有挑戰性(Ushahidi的gitbub)

能夠做的,或許是有一個開放的社群,讓彼此討論、給予回饋、邁向更好的設計進行修正。

作為開源設計的擁護者,Eriol表示開源設計在設計圈的門檻是存在的:

  1. 大部分設計師並不知道開源設計

  2. 即使設計師知道開源設計,但是Github真的是個檻ಥ_ಥ

  3. 開源設計聽起來就像是「幫我免費做設計」(嚇死寶寶,真的需要進一步解釋開源界那種前人種樹的contribution概念,才不會像是在做免費勞工嚇跑設計師們)

  4. 現有的設計軟體很難進行協作

期待在未來可以透過連結類似工作的設計師,成立支持社群,除了線上學習之外,更可以透過線下的試點工作坊,了解開源設計。


開源設計與社群資源(Eriol提供)

短講與工作坊後記

以前我總是覺得設計師處理UI/UX理應是用著Mac筆電,手邊擺著星巴克,並且超脫凡俗做著設計的潮潮水水,但認識Ushahidi之後,「原來設計也可以改變世界!」讓我超級激動。(那些搞UI/UX的朋朋,請好好努力)


開放願景|打造蓬勃的團隊文化

(這是我私心覺得最受用的短講。)

正因為這些年以來,不論是在高中班聯會、社團、學生會的中,找不到建立好的組織文化的方法,人不斷地流失,而我也一直很沮喪。

但曹代的分享,讓我知道我可以依循什麼樣的方法,分步驟地去檢視。


分享人曹代目前擔任Meeteor管顧的亞洲區負責人。

「過去六個月裡,你在工作上曾參與多少個團隊?」,曹代這麼問著。

當今的社會網絡非常複雜,上學的我擁有數個課堂報告的團隊,下課後還有學生會或是一起練琴的夥伴,這題我回答五至八個,但是要怎麼經營,創造蓬勃的團隊文化?

無論你有沒有刻意設計,團隊文化都在。

那看似虛無飄渺的團隊文化,沒有記載在紙上,也可能沒有釘在佈告欄上,卻存在每個團隊成員之中,形塑我們的價值觀、原則、傳統及做法,進而規範成員的行為。


一個有活力的團隊,由八個元素組成。

為了打造我期待的組織文化,接下來的30天內,我會先投入哪一項?

後記一

短講過後,我第一個奔向曹代,像他訴說我在學生組織中面臨的焦慮。

作為學生組織,方法論——我們沒有,只能靠著每次撞得頭破血流與人的悲歡離合來學習。

同時,作為學生,我們雖然有著大把的青春和熱血來參與投身的事物,然而,這些課外參與對我們來說都只是「加分項」,人生仍有課業與就業壓力逼著我們前進。

「學生社團要怎麼利用時間來收斂組織文化?」

這是講座中前抱著的疑問,但曹代的分享讓我覺得下一步相對清晰,因為我可以一個一個來。


後記二

大三以前,有做過人資的夢,覺得可以接觸和人有關的事物令人感到非常快樂。

從曹代的學思歷程,政大金融畢業之後,進入台灣的企管顧問公司工作,主要協助客戶導入領導課程,協助內部組織變革,後來才去美國念哥大組織心理學,勇敢投奔美國新創的時候,公司是在做商用軟體開發,後來才轉型做團隊發展的管理顧問,我覺得這真的是個可以參考的職涯路徑。(感謝曹代大大的親自勘誤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

特別是,被曹代鼓勵,如果對於組織管理有興趣的話,何不從學生管顧,協助學生社團營運諮詢開始,累積一些經驗值?(例如成立一個「第一次當社長就失敗」的管顧組織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

 

After the Summit

It's better when it's shared.

很喜歡Open Up Summit 這句Slogan。

這是一個開源社群的聚會,囊括了一般正常不過的學生(如果),或是國內外厲害的工程師、UI/UX設計師。正因為這些講者的分享,與參與者的相互激盪,才可以讓他們所開發的產品、所設計的服務更臻完美,進而協助更多人。


這兩天論壇很謎樣的設計,就是在開幕式過後,馬上把講者和參加者打散,進入石碇、坪林、淡水、大稻埕的旅遊線。

大稻埕的旅遊線由島內散步導覽,作為半個社科院的慈,雖然去過大稻埕(當假文青)無數次,仍舊對於文化歷史感到興奮;然而,我身旁的工程師們(笑)...,他們開始研究起導覽器的構造。 在這樣小隊式的分散旅程當中,環境迫使我們交流,在沿途中我們交換資訊,討論彼此最新的專案與發展困境,並且建立人脈。

(到現在都還是覺得這招好高明,打破講者與參加者位階的藩籬,讓交流發生在每個時刻,而且工程師其實都超願意不藏私分享)

在未來創新重點,不是科技,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——三創育成基金會副執行長 Lawrence Lin

那包含人際合作、激勵他人,並且打造社群、創立平台,讓大家一起成長,不論你是不是所謂的「專家」,但你都帶著你所關注的議題,以及自身的專業知識而來,與他人討論,甚至是協作,成為開源的一份子。


而Open Up Summit就是這樣的平台。

謝謝Jane、Julia讓我混入對我而言,跨領域的場域,擔任寫手。感謝兩天的所有志工,大家根本勞苦上班族,還願意擔任無償志工,期許自己出社會之後,也能成為這般熱情的上班族。

155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